今天看到一个很好的非常基础详细的贴子关于栈与栈帧,文中对于栈帧做了一个小总结
栈帧就是利用EBP(栈帧指针,注意不是ESP)寄存器访问栈内局部变量、参数、函数返回地址等的手段。ESP寄存器承担着栈顶指针的作用,而EBP寄存器则负责行驶栈帧指针的职能。在程序运行中,ESP寄存器的值随时会变化,访问栈中函数的局部变量、参数时,若以ESP的值为基准编写程序会十分困难,并且也很难使CPU引用到准确的地址。所以,调用某函数时,先要把用作基准点(函数起始地址)的ESP值保存到EBP,并维持在函数内部。这样,无论ESP的值如何变化,以EBP的值为基准能够安全访问到相关函数的局部变量、参数、返回地址。

栈帧
函数调用经常是嵌套的,在同一时刻,堆栈中会有多个函数的信息。每个未完成运行的函数占用一个独立的连续区域,称作栈帧 (Stack Frame)。栈帧是堆栈的逻辑片段,当调用函数时逻辑栈帧被压入堆栈, 当函数返回时逻辑栈帧被从堆栈中弹出。栈帧存放着函数参数,局部变量及恢复前一栈帧所需要的数据等。
栈帧的边界由栈帧基地址指针 EBP 和堆栈指针 ESP 界定 (指针存放在相应寄存器中)。EBP 指向当前栈帧底部 (高地址),在当前栈帧内位置固定;ESP 指向当前栈帧顶部 (低地址),当程序执行时 ESP 会随着数据的入栈和出栈而移动。因此函数中对大部分数据的访问都基于 EBP 进行。
